-----黃莉凌、張苑淇、蘇洋,上海唐能翻譯深圳分公司
近年來,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進,各行業(yè)出海勢頭強勁,而翻譯環(huán)節(jié)在企業(yè)出海的進程中為必不可少的一環(huán)。面對目前眾多的翻譯服務及產品,企業(yè)可能會對翻譯服務的專業(yè)性和復雜性了解不足,從而導致一些“Bug”出現。這些“Bug”不僅影響用戶體驗,還可能損害品牌形象,甚至引發(fā)法律糾紛。為滿足不同企業(yè)的翻譯需求,我們以唐能翻譯服務的企業(yè)的多語翻譯項目來分析多語翻譯中的“Bug”成因及提供的解決方案。
一、“Bug”的定義
出海企業(yè)需要翻譯的文本類型繁多,包括產品說明書、網站內容、營銷材料、法律合同、軟件界面、視頻文案等。在多語翻譯項目中,"Bug"指的不僅僅是技術性錯誤,還包括翻譯流程中因為需求不清晰、源文本質量不高(目前常見問題包括詞匯誤用、語法錯誤、邏輯混亂等)或翻譯工具的不完善而導致的各種問題。并且隨著人工智能(AI)的廣泛應用,翻譯需求逐漸呈現出碎片化和階段性的新特點,這也帶來了新的挑戰(zhàn)和不同的“Bug”形式。
二、“Bug”的問題分析和表現形式
在翻譯項目的實際運作中,Bug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,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歸納:
1.多級翻譯鏈路與源文本質量缺陷
? 成因:跨語言接力翻譯(如中→英→外)易導致信息損耗或是中文原文問題,例如模糊表述或文化專有內容,增加本地化譯文質量的風險。
? 問題表現:
· 術語經多語轉譯后偏離原意;
· 中文指令缺乏量化標準(如"快速響應"無具體時限);
· 文化概念直譯導致理解障礙;
● 解決方案:
· 接力翻譯控制:
· 固定中間過渡語言,如中譯英階段鎖定核心術語,且必須完成術語核準;
· 建立三語對照術語表,可在涉及到文化概念的術語中添加解釋,支持中英外對齊,方便回溯;
· 源文本優(yōu)化:
· 在翻譯前完成以下兩項確認:刪除或減少模糊表述,量化操作標準、標注文化專有名詞并提供解釋;
● 延展:
采用漸進式核驗,包括:
一校:重點檢查術語一致性;
二校:驗證文化表述適配性(由目標語母語者審核);
終審:全文通審并重點檢查因CAT斷句導致的上下文邏輯斷層或語義不明部分。
2.碎片化需求導致的翻譯不連貫
? 成因:客戶分階段提交需求,未提供完整的項目背景或全量內容。
? 問題表現:客戶的原文是從多個來源拼湊而成,沒有清晰的結構,翻譯時缺乏整體語境。
· 翻譯缺乏上下文支撐,風格和術語不統一;
· 前后文矛盾,需反復調整表達;
● 解決方案:通過術語庫TB和翻譯記憶庫TM確保一致性,同時建議客戶盡可能在項目開始前提供完整內容。
● 延展:在碎片化需求中,項目管理顯得尤為重要。通過分階段交付和及時反饋機制,可以減少翻譯不連貫的問題。同時,適當利用記憶庫,保證跨階段內容的風格和術語一致性。
3.原文文本問題
? 問題表現:源文本本身存在語法、格式或表達問題,容易引起歧義;文本缺乏統一規(guī)范。
·語義模糊或多義,導致翻譯理解偏差;
·格式混亂(如拼湊的文本或非結構化文檔),增加譯員工作量;
● 解決方案:建議客戶在翻譯前進行源文本評估,并提供術語表或樣式指南。
● 延展:原文問題不僅影響翻譯質量,還可能導致客戶品牌形象受損。尤其是涉及營銷類文案時,建議引入專業(yè)文案優(yōu)化服務,從根源上提升原文質量,降低翻譯難度。
4.客戶對翻譯工具的認知不足
? 成因:對機器翻譯(MT)和人工翻譯的邊界缺乏了解,或對AI技術過于依賴。
? 問題表現:客戶提供的英文源文本存在低級錯誤,表達不清晰,機器翻譯無法正確理解內容。
·對MT結果期望過高,忽視后續(xù)編輯(post-editing)的重要性;
·未理解專業(yè)翻譯對文化和語境的處理優(yōu)勢;
● 解決方案:建議客戶在翻譯前對原文進行人工校對,同時為客戶展示人工翻譯和機器翻譯的效果差異。
● 延展:在強調翻譯工具作用的同時,可以為客戶提供工具使用培訓和試用服務,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機器翻譯的應用場景及局限性。
5.流程脫節(jié)導致系統性風險
? 成因:技術文檔多語種轉化未實現全流程嵌入式管理,導致"翻譯-排版-測試"三環(huán)節(jié)割裂(典型表現為:翻譯交付物進入排版環(huán)節(jié)后形成單向流動,缺乏質量回溯機制)
? 問題表現:跨環(huán)節(jié)協作脫節(jié)引發(fā)的二次錯誤
客戶自行排版導致譯文格式錯亂(如德語復合詞斷行錯誤)
多語種版本迭代時出現圖文不匹配(如UI截圖未同步更新)
內容更新未同步翻譯版本管理,導致同類錯誤重復發(fā)生
● 解決方案:
●建立明確的溝通機制,指定單一負責人并在項目初期確定統一的質量標準和溝通流程
●明確多語排版規(guī)范,建立翻譯與排版協同工作流,實現翻譯-排版雙向校驗
● 延展:建議采用XML/DITA結構化寫作框架,通過XML底層架構實現內容與格式分離,確保翻譯環(huán)節(jié)獲取純凈文本流。同步建立跨環(huán)節(jié)問題追溯機制,任何下游環(huán)節(jié)的修改必須觸發(fā)翻譯記憶庫更新。
三、總結
作為一家深耕翻譯領域的專業(yè)服務公司,唐能始終秉持客戶至上的理念,洞悉出海戰(zhàn)略對企業(yè)發(fā)展的深遠意義與巨大價值。在每一個翻譯項目中,我們從客戶角度出發(fā),全面而深入地考量客戶所在的出海階段,針對多語翻譯項目中各類棘手的問題,憑借深厚的行業(yè)經驗積淀以及專業(yè)精湛的團隊力量,為客戶定制化量身打造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,讓翻譯服務成為企業(yè)出海征程中精準無誤、高效有力的助推器。
針對AI時代的新特點,我們建議:
● 需求梳理:在項目啟動前,深入了解并幫助客戶明確核心需求,確保項目目標明確,避免因碎片化或階段性需求導致質量偏差的問題。
● 質量保障:建立完善的術語庫、風格指南和質量評估體系。
● AI輔助:合理利用AI技術提升效率,但始終保留人工審校環(huán)節(jié),確保翻譯結果符合客戶預期。
● 跨團隊協作:制定統一的溝通協作流程和責任機制,以減少重復性問題,掃清溝通中的盲點。通過有序的項目管理,提升整個翻譯環(huán)節(jié)的效率。
翻譯不僅是語言轉換,更是文化與語境的橋梁。面對新技術和新需求,翻譯團隊與客戶需要共同進步,才能實現高效且高質量的交付。在未來,我們期待通過不斷優(yōu)化翻譯流程和技術應用,更好地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,助力企業(yè)順利拓展國際市場。